今天下午,由杨浦区委宣传部主办的“人民城市·杨浦大师课”文化项目在上海人民城市展示实践馆迎来第三场讲座。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图书馆馆长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以“何以中国:中国、中华文明、中华民族的起源”为题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历史文化大师课。
葛剑雄以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“中国”二字为切入点,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出发,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系统梳理了“中国”概念的历史演进。他讲解道,“中国”这一共同概念和名称的延续,不仅折射出中华文明在文化认同上的持续演进,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纽带。
在探讨中华民族的形成时,葛剑雄深入剖析了“夏”“华”二字的历史渊源:“夏”源于早期夏族族群称谓,“华”则取自“章服之美”的文化象征,二者融合形成“华夏”这一概念。随着历史发展,北方匈奴、鲜卑等游牧民族与南方百越、三苗等族群通过迁徙、通婚等途径逐步融入华夏文明体系,最终形成“多元一体”的中华民族格局。这一形成历程生动展现了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历史图景。
谈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时,葛剑雄结合了最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出,距今5800年左右就已出现文明曙光,而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出现在3800年前的甲骨文成熟时期。他说,中华文明虽以本土发展为主,但始终保持着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姿态,通过吸收借鉴外来文明精华并加以创新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路径,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关键密码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现场观众踊跃提问。葛剑雄就“中华”一词的演变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。整场讲座既有学术深度,又充满人文温度,让听众对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本次活动的举办地——上海人民城市展示实践馆,是杨浦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,这里不仅是市民了解城市文明的课堂,现在已然成为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。
据悉,“人民城市·杨浦大师课”通过跨领域整合育人“大师资”,系统化设计、基地化运作课程,精心打造集形势与政策解读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、城市文明创新发展研究于一体的讲座平台,深化区校联动机制,打造人民城市理念实践育人的示范高地,全力推进“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”和“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”建设。未来,“人民城市·杨浦大师课”将持续以思想为媒,汇聚更多前沿智慧,让学术之光点亮城市美好生活。
信通配资-配资网上炒股配资-证券配资炒股-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